跳转至主要内容

晴雨技术笔记

自制 Windows PE(四):安装并启动

杏川铭心 杏川铭心
最后编辑于 2025年7月25日

当我们把 Windows PE 制作完成之后,就应该开始安装,启动了。官方其实给出了三种启动模式,不过目前主流的各种 PE 工具箱只提供了其中的两种。接下来我们就分别对这三种安装模式进行讲解。


本文是本站自制 Windows PE 系列教程的第四篇,其他篇目可以在下方找到:


安装到可移动介质

这种方式,不必说,就是最常见的 U 盘 PE。

一般来讲 U 盘就够了,光盘也同样支持。

还是一样,先右键“部署和映像工具环境”,以管理员身份打开:

这里要用到的命令跟生成 ISO 的命令是同一个,不过参数不一样:

MakeWinPEMedia /UFD C:\WinPE F:

需要把 F: 改成你自己 U 盘的盘符,同时把 C:\WinPE 换成自己 PE 的存储路径。和所有 PE 制作一样,这个命令会格式化 U 盘,所以请先确认 U 盘里面没有重要文件,有的话请先备份。

如果希望使用光盘,那么只需要先按照之前的操作生成 ISO,然后直接刻录就行了。

接下来从 U 盘启动,就可以看见自己的 PE 了。

安装到硬盘

安装到硬盘相对而言会方便一些,不过修复能力也会下降。一个主要的影响在于,硬盘 PE 与真正的 Windows 会共享同一个启动管理器,Windows 的引导炸了,会导致 PE 的引导一起炸;此外还容易收到硬盘损坏等等问题的影响;不过方便肯定也很方便,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就行了。

硬盘 PE 有两种安装模式,因为第二种方式涉及到分区,所以现成的 PE 基本上都会采用第一种模式。

内存盘模式

说句实话,我其实不知道这两种方式该怎么命名……

内存盘模式,顾名思义,系统启动之后会运行在内存当中。U 盘 PE,以及官方的 Windows 安装盘,都是采用这种方式。

如果你有一个 Bootice 这样的小工具,那么操作起来会很方便。不过 Bootice 这个工具的下载,似乎没有一个网站看起来靠谱……

这里提供一个链接,我没有试过,请自行分辨:Download BOOTICE 64-Bit – MajorGeeks

所以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使用官方 bcdedit 操作的流程。

首先,你需要两个文件,一个就是那个被我们折腾了一路的 boot.wim,另一个是 boot.sdi。

这个 boot.sdi 是一个虚拟磁盘文件,作用就是给后续系统启动时的内存盘提供一个模板,除此之外没什么用。也因此这个文件不用刻意去准备,直接在系统安装盘里面找一个现成的就行。

位于 boot 文件夹中的 boot.sdi 文件。

然后把它拷到一个你记得住的位置,建议放在 C:\boot 这个位置,没有就自己建一个。

接下来把你的 boot.wim 也放到一个你记得住的位置,建议放在标准的 C:\sources\media\boot.wim,就放在原来那个位置也不是不可以。

接下来就要创建启动项了,首先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(不需要“部署和映像环境工具”),依次输入:

bcdedit /set {ramdiskoptions} ramdisksdidevice partition=C:
bcdedit /set {ramdiskoptions} ramdisksdipath \boot\boot.sdi
bcdedit -create /d "Windows PE" -application osloader
bcdedit /set {UUID} device ramdisk=[C:]\sources\boot.wim,{ramdiskoptions}
bcdedit /set {UUID} path \windows\system32\winload.efi
bcdedit /set {UUID} osdevice ramdisk=[C:]\sources\boot.wim,{ramdiskoptions}
bcdedit /set {UUID} systemroot \windows
bcdedit /set {UUID} winpe yes
bcdedit /set {UUID} nx optin
bcdedit /set {UUID} detecthal yes

注意 BCD 是把盘符和路径分开来存储的。

有些东西,需要按照实际情况修改:

  • ramdisksdidevice 后面是 boot.sdi 所在盘符。
  • ramdisksdipath 后面的路径是你 boot.sdi 文件的位置,必须是一个绝对路径。
  • 启动项的名字可以自己改,这里就叫“Windows PE”。
  • {UUID} 需要改成“Windows PE”这个启动项实际的 UUID。注意大括号是要打的,例如 {12345678-1234-1234-1234-12345678} 这样。不知道可以直接输入不带参数的 bcdedit 查看。
  • ramdisk= 后面的盘符必须加方括号,原因上面就有,因为 BCD 是把盘符和路径分开来存储的。

别的项目就不需要改了。

这么一通操作完之后,就可以重启看效果了。因为是在启动界面,不方便截图,就不放了。选中“Windows PE”就可以启动进入 Windows PE。

也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来临时进入 PE:

bcdedit /bootsequence {UUID}
shutdown /r /f /t 0

{UUID} 记得改成对应的。

不过这样每次重启,都会提示要不要进入 PE,对于日用而言,还是会有一点点不舒服的!(不过这样进安全模式会方便很多。)

非内存盘模式

相比于刚刚的方式,这种方式非常冷门,冷门到估计很多人不知道 Windows PE 还可以这样安装!

因为它的安装方法跟普通 Windows 一模一样!

第一步肯定是分区,这个就不介绍了,喜欢命令行就用 diskpart,喜欢图形界面又不想要第三方软件就用 diskmgmt.msc…

第二步,释放映像:

dism /Apply-Image /ImageFile:C:\WinPE\media\sources\boot.wim /Index:1 /ApplyDir:F:\

记得把 F: 换成你刚刚分出来的盘符。

第三步,添加启动项:

bcdboot F:\Windows /s F: /f ALL

嗯,对,结束了。

最后这个命令运行的时候有报错是很正常的,启动项会正常添加。

注意这里的启动项不是添加到 BCD 而是 UEFI 里面,操作完之后,放 PE 的那个分区会变成一个 EFI 启动分区,需要在 UEFI 里面设置从 PE 启动。

这样操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,那就是这样 PE 的引导会和 Windows 独立开来,而使 PE 的可用性提升!也不会影响 BCD,平时启动系统的时候不会自己跳出来。

从这一点看,似乎非内存盘模式会更好一点~

所以如果是自己的设备的话,还是可以花一点时间分区的!

总结

至此我们彻底完成了一个 Windows PE 的自制,以后可以逢人就把这事拿出来装逼了(雾)

延伸阅读

本文是本站自制 Windows PE 系列教程的第四篇,其他篇目可以在下方找到:

杏川铭心
杏川铭心

名字越改越尬,但是网站一点没动🤪 曾用名Frank419(现在也是我在很多地方的用户名),网站站长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